行为记录-《栽培》

《栽培》-2023-行为-面包/泥土/花盆/北京冬天暖气环境/花园喷壶-现已被保洁丢弃。


这次工作是在北京的冬天展开的,实际上2023年的冬天是我第一次去北京这个城市,打从出火车我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干燥与不干净的空气以及南方人才有强烈感受的澎湃城市供暖(室外穿棉袄室内穿短袖给我了极大的震撼)。

这个项目的出发点来源于我母亲在出发前给我的一包面包,到北京后这包面包便剩下了一片被我遗弃到放在暖气旁架子上的背包中。直到十几天后我瞥见街边干成石头的白面馒头完全没有发霉,我看了看自己已经因为干燥导致指纹完全被破坏的手,这使我大受震撼。

几天后我便发现了这片被封在密封袋里的面包,它在这个干燥的环境竟因为密封袋的保湿发霉了。。。

本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童年想法,我买了一个花盆,在楼下挖了一盆土,买了一块新面包,想着将霉菌从无到有栽培出来。

在栽培过程里,因为当时这种环境性的兴奋总是会想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每当我有这些奇奇怪怪的思维实验我都会通过微信语音记录下来整理成文稿。。


北京冬季供暖系统制造的室内微气候,恰似当代信息社会营造的拟态环境。重复"花盆-暖气-浇水"的人造生态中异化变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像个体在过度干预下的畸变。当面包菌丝因为空间拥有者所制造的温室环境以及浇水这一过度干预的行为以生物入侵的姿态瓦解麦粉结构,恰似教育过程中的过度干涉个体其反叛后只接受互联网中混沌迷因带来的结果。

“种瓜得瓜"的童年想法被解构成黑色寓言,就像是所谓的“伤害的无心代际传播”,每个水滴都成为规训权力的物质载体。而在这之中个体的反叛,高喊着“原生家庭”的人们因互联网的混沌性迷因化,变成了受害者和施暴者的双重身份。“OD”“改花刀”无所不用其极的面包受害者通过家庭主人为其制造的暖气温床将霉菌通过互联网空气传播下去。


当我前几个月陷入因制作了过多文档但又无法从文档里进行创作的困境之中时,又重新审视了这件高中时期的作品,它以极简的物料和出发点建构了一个复杂的意义网络,将干燥的北京气候转化为文化批判的修辞装置。面包腐烂则映射了一些高中同学的“腐烂”,整个过程其实在找“腐烂”的答案,当时会写出这样的文稿主要也是听闻了某个同学在休学一年后的堪称疯狂的人格转化。至始至终这件作品都在保持着简洁,从基础的个人经验出发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回答。

我认为这也是大学时期被大量理论包围后无从下手的我所需要的。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Static Badge
IPv4:加载中...
IPv6:加载中...
WebRTC状态:检测中...
浏览器UA:
链接延迟:测试中...
操作系统:检测中...
运行环境:检测中...
访问统计:加载中...